解读《毛选》之十五——43~45 客户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识别干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43】
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
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1938年10月14日,引自第535页)
欧赛斯解读:
德鲁克说“所有管理的基础是自我管理”,自我管理的基础是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因为只有“知道自己不知道”,你才愿意学习,你才愿意迭代,你才愿意升级,才能步入“学而不厌”,终身学习,你就不断地在成长进步之中。
对自己,“学而不厌”。
奥格威曾经说过一句话“Search the world, and steal the best”。所有的成功都是学习、借鉴以及模仿,对优秀的不但要学,而且要偷;谦逊地学习是你唯一的武器,一旦你停止成长,你离被淘汰不远了,所有的创新都是厚积薄发的结果。所有人都要向经典学习、向大师学习、向专家学习、向同行学习、向友商学习、向客户学习、向同事学习。
对人家,“诲人不倦”。
欧赛斯有句话,叫“读MBA的心态来上班、当老师的心态来做管理”,读MBA的心态来上班就是学而不厌,当老师的心态来做管理就是诲人不倦。
咨询公司的组织一定是一个学习型组织,是一个师徒制的管理模式,要有利他之心,要以帮助下属成长为乐,对于自己的知识要倾囊相授,教学相长,学习型组织不仅下属可以向上级学习,上级也可以向下属学习,学习型文化是成就人的文化,造就他人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
【44】
必须善于识别干部。不但要看干部的一时一事,而且要看干部的全部历史和全部工作,这是识别干部的主要方法。
必须善于使用干部。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地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一切计划、决议、命令、指示等等,都属于“出主意”一类。
使这一切主意见之实行,必须团结干部,推动他们去做,属于“用干部”一类。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1938年10月14日,引自第527页)
欧赛斯解读:
管理一个事业,要有全局思维,从整体来思考这个事业,而不是从局部思考这个事业,有了全局思维就不会只见森林不见树木,就不会被眼前、暂时、局部、不重要的事项所迷惑,就能抓住事物的本质,执一御百,纲举目张。
看一个人,要从他全部历史和全部工作来看,才不会被他部分的优点或者部分的缺点所迷惑,看整体的优点及缺点,这样对人才才能有客观的评价,不求全责备,也不一叶障目。
领导者必须善于使用干部,因为领导者从个人贡献者升级到人员管理者,个人贡献者的时候是透过自己取得成绩,人员管理者则是透过他人取得成绩,管理一个大团队,还需要透过团队取得成绩。
领导者的主要工作在于“谋”,就是要开动脑袋,做正确的事,让下属团队少走弯路,领导者指好路,定好策,可以让下属团队节省80%的工作量;而无法出谋划策的领导者让让会让下属围着乱打转,忙而无功,所有说“主帅无能、累死三军”。
领导要从事上拔出来,“出主意、用干部”,这样给下属更大的发挥空间,“I Do Talk, They Do Work”。
【45】
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
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1943年6月1日,引自第899页)
欧赛斯解读:
毛主席的这段话,说透了怎么做好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家企业地基中的地基,是企业的软性竞争力所在,也是企业底层竞争力,也是企业最长久的竞争力。
企业文化是无形的,是最难抓的,最容易流于表面的,企业文化不是你贴在墙上的标语及内部的企业文化手册,这些只是形式及表现,只是道具。
文化要走心,抓文化就是抓思想,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认知共识、共同的思想共识,而要抓思想工作,就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价值观不能是领导的价值观,而需要成为群众的价值观;认知不能是领导的认知,而需要成为群众的认知;思想不能是领导的思想,而需要成为群众的思想。
对一家企业而言,员工就是你的内部客户,要经营要内部客户,就要深入地理解你的客户,将员工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员工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员工的意见,使员工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员工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