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毛选》之三——7~9 调查研究、解决问题及分配任务
【7】
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那末,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
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
只有蠢人,才是他一个人,或者邀集一堆人,不作调查,而只是冥思苦索地“想办法”,“打主意”。
须知这是一定不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打出什么好主意的。换一句话说,他一定要产生错办法和错主意。 ……许多做领导工作的人,遇到困难问题,只是叹气,不能解决。他恼火,请求调动工作,理由是“才力小,干不下”。这是懦夫讲的话。
迈开你的两脚,到你的工作范围的各部分各地方去走走,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见《论语·八佾》。原文是:“子入太庙,每事问。”),任凭什么才力小也能解决问题,因为你未出门时脑子是空的,归来时脑子已经不是空的了,已经载来了解决问题的各种必要材料,问题就是这样子解决了。
一定要出门吗?也不一定,可以召集那些明了情况的人来开个调查会,把你所谓困难问题的“来源”找到手,“现状”弄明白,你的这个困难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
(《反对本本主义》,1930年5月,引自第110页)
欧赛斯解读:
稻盛和夫说:答案在现场,现场有神灵。
策划的答案在现场、战略的答案在现场、营销的答案在现场,创意的答案也在现场。
营销界有句说法叫“决胜终端”,终端就是最重要的现场。
为何决胜在终端?因为终端才是最终连接产品和消费者的环节,才是消费者认可了你的产品、把钱从他的口袋拿出来放进你口袋的地方。总之,是顾客这个上帝用血汗钱为你的产品投票的地方。
终端调研,属于定性调研。定性调研的最大价值,一是验证前期桌面研究的预判,二是寻找新的策略启发。
欧赛斯终端走访方法6字诀:一想、二拍、三看、四听、五唠、六记。
一想
设想、规划。
二拍
拍过程、拍现场。
拍有三个重要原则,一是要一直拍,二是要拍流程,三是要拍细节。
三看
看现场、看现实,看现物。
四听
听消费者如何评价产品、听促销员如何解说产品
五唠
用唠的方式、拉家常的方式获得答案,而不要预设答案。
六记
记就是记录,记所见、记所思、记原话。
【 8 】
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
(《反对本本主义》,1930年5月,引自第110页)
欧赛斯解读:
调查就像“十月怀胎”,因为调研要海量信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高度概括,需要结合行、敌、我、客四情及行、敌、我、客、行、对六步,所以说是“十月怀胎”,这个胎没有怀足,生下的孩子就不健康。
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对海量进行进行高度概括及总结之后,就可以对调研的信息进行洞察及判断,洞察是通过表现看真相,透过现象看本质,对信息背后的一般性规律进行深度思考,形成哲学级的思考及原理级的洞察;判断是对事物背后的根本规律进行判断,找到事物背后的底层逻辑。洞察与判断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解决问题,而判断出来,战略就出来了;洞察出来,策略就出来了,这就是毛主席说的“一朝分娩”。
【 9 】
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
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
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
(《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1934年1月27日,引自第139页)
欧赛斯解读:
领导不但需要分配任务,更需要具备分配任务的能力。
什么是分配任务的能力呢?就是将任务进行预判,思考任务的解决方法,将解构成次一级难度的任务,再将任务分配给团队。
懂得解构难度的领导,才能真正用好团队,发挥每个团队人员的力量,又将团队有机地捏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平凡人做非凡事,而仅仅是二传手的领导,往往团队管得鸡飞狗跳、怨声载道,任务还做不好。
欧赛斯项目总监在接到品牌战略咨询项目后,第一步 项目预判,项目预判实际上是一个项目总监最根本、最核心的工作。也是体现项目总监最高水平的工作。为什么是体现项目总监最高水平的工作呢?因为它是需要项目总监有丰富的学识经验总和。
预判就是解题方向及解题思路。
第二步预判之后是任务分解,对项目进行解构,需要项目总监考虑清楚项目的方向、资料、参考案例、调研。能够根据答案的路径把任务拆分开,拆分出来以后才能把任务分解掉。布置到团队中形成团队协同的作用。
这两步都做好的项目总监,往往项目完成得又快、质量又好,“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飞灰湮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