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毛选》之七——19~21 以一当十、以十当一、大方向不变、实践出真知
【19】
我们的战略是“以一当十”,我们的战术是“以十当一”,这是我们制胜敌人的根本法则之一。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6年12月,引自第225页)
欧赛斯解读:
战略上以少胜多,战术上以多胜少。
战略上“以一当时”,是战略上藐视敌人,用主观能动性,抓住有利因素,在长时间尺度,促成强弱关系的相互转化,其中最能动的要素是谋略,是持续不断做正确事的累积效应,从这个意义上,战略可以以少胜多。
战术上,兵力原则是战争中的一个核心原则,也是商战中的核心原则。
富勒在《战争指导》一书中指出“第一主要原则是把敌人的力量归结为尽可能少的几个重心,如有可能,归结为一个中心。同时,把对这些重心的打击归结为尽可能少的几个主要行动,如有可能,归结为一次主要行动。最后,把所有次要行动尽可能保持在从属的地位上”。
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也说:“在决定性的地点和时机最大限度地集中优势兵力,以造成相对的优势,他还把数量上的相对优势进一步区分为空间上的兵力集中和时间上的兵力集中。”
毛主席最具有广泛知名度的一句名言“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讲的都是这个道理。
【20】
大方向虽在一个时期中是不变更的,然而大方向内的小方向则是随时变更的,一个方向受了限制,就得转到另一个方向去。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6年12月,引自第229页)
欧赛斯解读:
企业经营首先要确定不变的东西,要确定不变的东西,就要做战略性研究。
什么是战略性研究? 就是从全局而不是从某个局部来思考和处理事情的各方面、各阶段之间的关系,以全局利益作为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从而基于全局目标研究制定政策和策略,始终保持战略定力,不为纷繁复杂的现象和议论所迷惑,不为短期的诱惑和压力所动摇,按照既定章法稳步达到自己的目的。
从全局角度思考得出了战略方向及确定战略破局点后,就要坚定不移地向这个方向进发,就需要有战略定力。
邓小平说:“坚持党的大政方针100年不动摇”,就是这个道理。
对战略定力最好的描述是巴菲特名言:“如果你不想持有十年,你就不要持有十分钟 ”。
欧赛斯品牌战略落地五大层次中,前两个层次就是企业经营中不变的东西,第一层是战略定位,第二层是品牌战略的顶层设计,包括事业理论、竞争战略、商业模式、品牌架构、战略路径及品牌超级记忆系统,这些都是不变的,这些构成了品牌战略宪章。
战略宪章就是一个时期内不变的,至少10年,最好是30年。
【21】
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
这是任何人实际上走着的认识路程,不过有些人故意歪曲地说些反对的话罢了。
世上最可笑的是那些“知识里手”(里手,湖南方言,内行的意思),有了道听途说的一知半解,便自封为“天下第一”,适足见其不自量而已。
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决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
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
你要知道原子的组织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你就得参加革命。
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
(《实践论: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1937年7月,引自第287页)
欧赛斯解读:
实践出真知,真相在一线。
稻盛和夫说“答案在现场、现场有神灵”,去现场,触摸现场,了解现场。一切调研在现场,调研一定要中立。
在现场做社会的观察家,观察消费过程、还原消费场景、了解消费特点、揣摩消费动机。观察法顾名思义就是在不受外力干扰的基础上,观察目标对象的行为,并记录目标对象的反应与互动。观察者保持中立是观察法最重要且须被遵守的原则。观察法因为不直接接触研究对象,所以研究对象回答问题的意愿或表现不被限制,但是仅能了解较表层的消费行为,无法更深入了解研究对象行为的动机、态度、想法与感受。
其次,优秀的策划人要无私、无我,无私心,忘掉自己,脑中只有市场,只有消费者,只有最终目的。
著名的国学大师王国维做学问,分两大境界,第一个是“有我之境”,第二个是“无我之境”,与叔本华的一直哲学、审美静观及抒情诗的观念,有着密切联系。
在王国维《人间词话》第三则中,王国维指出两境不同之处“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是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是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策划人做策划,也分为两大境界,第一个境界是“有我之境”,有我之境是你的个人偏好、观点、价值观被带入了策划之中,策划的结果是“我”想要的策划;第二个境界是“无我之境”,无我之境是策划之中能完全地忘记自己,达到不知何者为我,心中只有商业致胜的最终目的,这样的策划不是“我”想要的策划,而是“必胜”的策划。
无我的策划,才是必胜的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