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毛选》之一——1~3 谁是我们的敌人、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及引而不发
【1】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
----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5年12月1日,引自第3页
欧赛斯解读:
德鲁克说,企业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创造客户。要创造客户,必先区分客户。
欧赛斯的STDP定位模型中的,第一个字S - Segmentation,及消费者细分,消费者细分的目的就是确定谁是我们的消费者,谁不是我们的消费者,这个是品牌的首要问题,所以STDP中的S是品牌定位的首要问题。
产品不要试图卖给所有的人,而是要卖给你想卖给的人,你要满足他们的需求,而非是所有人的需求;你要实现他们的志向,而非所有人的志向。
最近疫情期间,看到一篇帖子,大致是奢侈品公司将消费者分为三类,一类是有收入阶层,家庭年收入超过100万人民币;二类是富裕阶层家庭年收入超过1000万,三类是无收入阶层,所有年收入低于100万人民币的都归入无收入阶层,看过后大家一片哗然,原来我年入50万,居然还被被奢侈品归入无收入阶层,心中愤愤。但从品牌战略角度来看,奢侈品做的事情无可厚非,从品牌端来看,奢侈品必须维护住高收入阶层及富裕阶层持有奢侈品的内心尊贵感及满足感,这个是奢侈品得以存在的理由,而要做到这个,奢侈品必须“谁是我们的客户,谁不是我们的客户”,要Segmentation,要极大地取悦目标消费者,而不是试图取悦所有人,你只是不幸地被奢侈品Segmentation出去了而已。
【2】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年3月,引自第17页)
欧赛斯解读:
我们在给客户提报的时候,经常会说:我们的策略要锐利,要象一把刀一样,出的招要见肉、乃至于见骨头。
我们做的策划,提报完之后,时常会有客户担心,这个招是不是太锋利了,会不会有风险,竞争对手会不会投诉,比如我们给蘭啵旺兰州牛肉面创意了“三真原味一品香”的品牌核心价值,创意了“真”字超级符号,客户不免担心“真”是不是会引发争议。其实,会引发担心的策略才是好策略,所有的定位都是定位了自己,也同时定位了竞争对手,优秀的策略一定是要直击消费者需求,同时要在竞争中压制竞争对手,甚至创造了品牌的心理价值。
让竞争对手恨的策略才是要策略,让竞争对手恨得牙痒痒的策略是更好的策略。
做策划最怕的不是争议,最怕的是连注意你的人都没有。
很多客户很怕争议,但其实往往是自作多情了,更多的情况是别人根本不会注意你,现在太多产品了,信息也高度泛滥,每个消费者每天被各种信息轰炸,品牌对你是千斤,但对消费者是一发,别人根本不关心你。
品牌的目的是撕开市场的缺口,所以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
【3】
“引而不发,跃如也。”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年3月,引自第33页)
这句话引自《孟子·尽心上》,谓善于教人射箭的人,引满了弓,不射出去,却摆着跃跃欲试的姿态,让学者自己去体会。后借喻善于启发、引导而让人自己行动。孟子的学生公孙丑问孟子,道可说是极高极美的了,可是就好象登天一样,高不可攀,为什么不把它变为可以接近,以便别人每日用功去钻求呢?孟子说,高明的木匠不会因为笨拙的徒工而改变或抛弃操作时必不可少的墨线,善射的羿也不会因为学射人的笨拙而改变要求弯弓时所应达到的程度。君子教人,正象射手教射箭一样,搭上箭拉满弓,却不把箭发出去,只是示范性地做出跃跃欲试的姿态。对于道,也是一样。不能因为学者达不到,就降低标准。立下合适的标准后,让能够掌握那些准则的学者跟上去。
欧赛斯解读:
1、服务客户的过程是一个咨询的过程,要善于启发,提对问题,引导客户自己行动;
2、最好的咨询服务是消灭咨询,帮客户导入系统,建立起客户内生性能力才是王道;
3、策划的本质是教会人思考的能力,教会人分析问题、解决方法的能力,策划能力是你忘掉所有方法之后剩下的能力。